一、中央於7月初推出「COVID-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」,未來民眾若要打疫苗,需到1922網站進行意願登記。該網站之操作方式:符合疫苗施打資格之民眾,先至網站進行「意願登記」,意願登記結束後,會統計總登記人數以及目前疫苗存量,決定要開放哪些年齡層施打疫苗,並且發送簡訊請民眾上網進行「預約接種」。民眾收到簡訊後,可上網或至四大超商、合約藥局及衛生所預約打疫苗,最後在依所選的時間地點前往施打疫苗。
二、因應網路預約平台上線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在7月8日發布新聞稿說明:「為協助不便使用『COVID-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』之民眾進行意願登記,請地方政府設置因地制宜之服務專線或指定人員,協助不便使用系統民眾進行意願登記。」(詳附件一)亦即,地方政府必須協助無法使用系統之民眾進行登記。因為若沒有先做意願登記,就沒辦法收到簡訊,也就無法預約打疫苗。
三、但本席發現,從7月8日指揮中心發新聞稿迄今已經兩週,公費疫苗施打也已經進行到第三輪(第一輪為金馬澎試辦),台北市政府卻沒有提出任何的配套協助無法用網路登記的民眾,導致部分民眾可能因為無法先做意願登記,遲遲打不到疫苗。
四、反觀其他縣市:高雄市政府為了克服數位落差,在區公所、衛生所等38區設置195個「COVID-19疫苗意願登記服務中心」,專人協助民眾操作系統。彰化縣政府則是由各戶政所協助,並委請藥師公會及藥局幫忙,在279家社區藥局提供協助意願登記的服務(詳附件二)。
五、綜上,中央的COVID-19公費疫苗預約平台已經上線數週,各縣市政府都在陸續部署防止因數位落差導致有民眾打不到疫苗。台北市身為首都,柯市長更自豪智慧城市、科技防疫,卻遺忘了部分民眾的數位落差。故本席要求,請台北市政府依中央規定,盡速提出公費疫苗登記及預約之配套,協助不便使用系統的民眾進行意願登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