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教育:協助國中、高中職引進國際資源,學習美歐之外之語言,健全教學機能,建立辦學優勢,增進多方互訪與交流,增進學生國際觀與國際競爭力。
文化:依據各社區之發展歷史及演變過程,規劃精緻而有特色之文化活動,增進居民素質與多元文化風貌。
托育:增加公立托育資源之供給,並提高私人托育家庭之補助,建置完整的公私托育雙軌制,維護保母工作權,減輕托育需求家長之負擔,托老托兒社區化。
醫療:強化中小型診所社區服務功能,醫療服務進入家庭,減輕市民前往大型醫院就診之負擔。
移民:照顧弱勢新移民生活,滿足新移民實際需求,發掘語言與文化優勢,使新移民成為台灣與國際接軌與結合的橋樑,重塑台灣移民社會的特色與驕傲。
弱勢:引進福利資源及社會志工,調查並照顧老病傷殘的弱勢民眾,提供有效政策工具解決短中長期失業者之問題。
機場:遷移松山機場,改建中央公園,釋放禁建區發展能量,增加市民財富。
捷運:加速推動捷運信義線延伸至廣慈博愛院,帶動觀光人潮,創造「奉天宮‧松山慈惠堂宗教園區」新商圈經濟。
車道:全面規劃車道,建置完整的自行車道,保障自行車族之安全與尊嚴。
停車:全面闢建學校與公園地下停車場,優惠社區居民停車需求。
電桿:促使政府落實電線桿及變電箱全面地下化的政策與時程,提升建物價值,增進市容美觀。
管線:全面檢測地下管線的安全配置,免除市民心理恐懼,保障居住安全。
商圈:引進台灣服裝產學資源及服飾設計人才,全力推動五分埔服裝商圈的產業升級計畫,成為批發、設計、行銷的國際服飾基地。
經濟:依成熟度及發展潛力,規劃觀光級及社區型商業聚落繁榮計畫,普遍刺激松信區各區塊之經濟活力。 |